OpenSee/标签/OpenSeeGallery
-
《Revisiting the Phenomenon》缝上细丝带的吐司,肌肤上珍珠形状的斑点,在半空中尖叫的西柚……当我设计并拍下这些怪诞又明亮的照片时,我开始清楚感受到这些物体的情感像一条河,涓涓流过我的身体。從我的指尖,到胸膛,再到耳後。现象总是溢出了我们对它的最初感知。重温现象,像是以摄影的方式打乱习以为常的事物排列秩序。当我长期关注日常现象,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个人经验。与此同时,我从不同的视角重新体验它,且对日常生活保持高度好奇。在一遍遍重新观察日常现象的过程中,乏味开始碰撞出怪异、新奇但深长的意味。我仿佛看到... -
Summoning 召唤 (2023-ongoing)神灵观是如何影响我们当代⽣活的?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们的⼼理和精神状态的?不同⽂化背景的⼈是如何分享着他们的信仰与精神追求?基于对精神世界和不确定性的好奇,我开始探索⼀些民间信仰来阐明⽣活中的谜题和象征性⽂化。这个项⽬结合了⼴东的家乡民间口头传说和在伦敦⽣活的经验。⽤隐喻的⽅式,借助⼀个个象征性符号,探讨东西⽅⽂化背景之间的精神联系。这些符号和背后的故事来⾃民间传说、⼩说、神话和⽇常⽣活,例如:家门口桃树枝悬挂的蒜头,炷中蝶,模仿妇⼈的熊等。在画⾯的选择中,我有... -
《Nothing Happened Here》反复用图像去描摹“Nothing happened here”这个短句,是当初行走在欧洲十余个国家时内心深处默念的话语,起意是幽默且具有反叛意义的,是故事情节看似空洞且无法言说的“此地”。把中文翻译确定为“无痕之地”,是当初支撑起这段回忆的人事物逐渐远离我的生活和视野后,主动选择的一种断崖式“离场”,这种心跳空拍带来的顿挫感也让我在回溯这段记忆的过程中于“缺席”和“在场”间不断徘徊,且余震不断。对图像反馈出的遗留问题进行考古,探究记忆的有效性,痕迹的若隐若现让我重新去定位故事的起始点。当符号逐渐隐入“... -
《New Comer》成长过程中我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很少,彼此沟通也很少,长期以往便产生了某种疏离感,它总让我无所适从。每当面对家庭深层次的问题时,逃避已是我的本能。2020年3月,我带着这种逃避及职业发展的目的来到了杭州。到之后,更好的工作收入让我生活的有了些改善,也暂别了家庭是非。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逐渐意识到,除了定点定线的工作外,我的生活似乎变得越来越乏味,就像绝大多数到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我也开始考虑我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存钱买房、买车等现实问题,到了夜晚我时常焦虑甚至无法入眠。我不知道是不是出... -
《我的河》我曾经在一条小河边有一段乌托邦的体验。我从来没有关注这条小河是否有名字,也许它真的没有名字。只记得是在夏天,那里有个水坝,于是一直叫夏坝。事物并没有意义,我们构成了意义。这条小河在没有意义前,叫什么、怎么流,都是虚无的。而曾经流过的河水和这段流域,让它成为了夏坝——我的河。表征所依赖的不是物质性而是符号性,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是梦幻而又理想的,这条“我的河”也因此永远平静而闪闪发光。“我的河”从实在变成了存在,但是倏忽间它又消失了。因为从此无所谓它叫什么:它可以叫冬坝、春坝,也无所谓它怎么... -
《美梦的缝隙》(2022-2023)这个项目是关于一群怀揣浪漫的年轻人从城市逃离的故事。海南万宁是一处以冲浪文化和自然美景闻名的地方。城市的生活压力对年轻人来说变得越来越大。前几年,许多的年轻人出于对冲浪和原始自然景观的喜爱,从全国各地迁移至此生活。我前往万宁,与当地的年轻人一同生活。期间,我记录下在此生活的年轻人的日常,以及万宁的自然景观。和他们共同生活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我们身上有着共同的逃离城市的渴望,和些许迷失的感觉。万宁,像是一个从城市里逃离的年轻人们得以找寻精神庇护的地方,岛屿隔绝了外界的现... -
《俎》ZOOD从我接触摄影开始, 这是第三次尝试拍一些关于家和人的照片,前两次似乎都不太顺利,直到那些和我同姓且有血缘关系的人都陆陆续续地消失,我才慢慢说服自己。怀着不让自己后悔的心情,尝试着给他们和自己拍下了一些照片。这本书里面收录了一部分家族成员的肖像,但不意味着这是一本家庭画册。家庭对于我来说是私密的部分,也是不会轻易拿出来展现的部分。所有的描述和拍摄都是我基于我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经验的记忆。小记里面写了大量的可能无关紧要也可能重要的事件,长胡子的蛇,脑袋上的窟窿,最后的晚餐,父亲的葬礼……尘封... -
《北欧某地》由于自己生于北方的缘故,这种高纬度的烙印可能让一切关于北的地理坐标都会让我敏感于心。离开故乡快20年,当踏上欧洲的东北部的这趟旅行时,我意外找到了那些似曾相识的,属于北方的共同记忆。还记得那个清冷的早晨,我在酒店醒来时感觉不出自己在哪里,拉开窗帘看到远处高耸的教堂才意识到自己在波罗的海边。那天我们开着车从一个国家穿越到另一个国家,路旁的白桦林长得粗野豪放,白天婚礼上遇到了童话故事里的新娘,傍魔法师点燃篝火映红了孩子的金发,迟迟落不下的红色太阳让我想起了远方的人。关于创作者陈明曦(图... -
《神话的遗址》《神话的遗址》是我的一个长期创作项目。自发明之初,摄影既是探究可视世界的科学仪器,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神秘的、近乎魔法般的过程,能够召唤阴影,并同时带来超自然的联想。纵观历史,每当一个时代陷入危机与迷雾,总会有许多艺术家转向神秘主义去寻找灵感与启示。顺应今日当代艺术的“复魅”(re-enchant)转向,我的项目试图将不可见的世界的可能性带回到眼前。神话,关于世界如何诞生的超自然文本,早已被成年人放逐到儿童的书架和枕边。自然科学让我们不再相信曾经有过创造万物的神明。然而,人类并非从来就没有过... -
《悄悄话&对她说》‘悄悄话’ 这些双联照片记录了我与在英国新冠滞留者们的亲密对话。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起,一些在英国的华人不慎感染了病毒,便滞留在了英国。他们有的思乡,有的无助,有的另寻生活的出路。我拿起大画幅相机开始拍摄他们的肖像与陪伴他们的物件,采访他们并将他们的故事缝在纸上。如果‘悄悄话’是尝试去看到同为滞留者的他人,‘对她说’则是在整理这段滞留生活里的私人记忆、感受与反思。作品中我将女朋友从初期感染德尔塔病毒到了解回家政策的经历作为出发点,并融入我为她在英感染新冠期间所写的十七篇日记(节... -
《精神按摩》四季在不断地变化河流从没停下它的脚步彩虹在路上若隐若现尝试带着勇气上路直到我醒来原来在自己照片编织的梦中关于创作者赵戈砺(图虫@赵童话的爸爸),摄影师、教育工作者、博主,四川师范大学,导演系毕业,原画册合伙人 ,四川省新闻摄影学会理事。曾获2020 IPPA全球年度第二名、图虫OPENSEE年度影像创作者,摄影作品以及文字曾刊登于Lens,成都商报等媒体、苹果官方网站。苹果、富士、vivo、oppo合作摄影师。O P E N S E E G A L L E R Y关于OpenSeeGalleryOpenSeeGallery是图虫2024年全新推出的摄影内容栏目,旨在... -
《钢铁蜗牛》一人,三季,一百零一天12972.6千米,40134张照片从东北的外围出发沿着东北的心脏返回以路为符号以图片为语言组成不同的短篇最后汇成一部短篇集2022年的三月,我开始了我的环东北旅行。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辽宁的三月刚好是冬天的尾巴,这样走起来不会太过艰辛,一路向北,温度变化又不至于太大。这期间也刚好能缓慢体验三个季节的变换。我很喜欢小型海岛,但我不会游泳。水和陆地的交界处就是我能行走到的最远的地方。不断沿着海岸线向前走,在不走回头路的情况下又刚好能再次回到原点,这种感觉十分奇妙,只有在小型海岛... -
《置若罔闻》获2023图虫OPENSEE摄影奖最佳纪实作品这组作品是我对日常生活奇异瞬间的系列捕捉,这些隐藏在无人问津角落里的平凡、细微景观却常常让我为止驻足,惊叹不已,并毫不犹豫为之按下快门。关于创作者王兰(图虫@Kiwi妈妈219),已出版摄影书《Alice》,《置若罔闻》,入围2021富士展《日常的喜悦》,2022不熟成都艺术书展,2023首尔国际摄影节,参展202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书展、2023无像摄影书展。O P E N S E E G A L L E R Y🎙️ 创 作 者 专 访🎙️OPENSEE=O王兰=WO:可以简单介绍下自己吗?W: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自21年... -
《拾梦集》获2023图虫OPENSEE摄影奖最佳纪实作品我的创作离不开日常的行走,一有时间就会垮着一台胶片相机,游走于城市周边的荒野,这是我与自然链接的一种方式,偶尔的远足也会给感官带来新的体验。拍照是能让我快速投入的方式,常常被眼前微不足道事物吸引,陷入不知所云的幻想,黑白胶片带给我的是触觉,是温暖的,松散的,亲密却又疏离。虽不是清晰得分毫毕现,但却是强烈的而模糊的记忆,如梦境般蔓延。人与自然、时间与生命是我一直关注并想表达的主题,陷入状态下的人,抽象的生命,温柔的曲线,黑暗里的光,都是我按下快门的理... -
《世界在巨蛇的腹中》获2023图虫OPENSEE摄影奖评委推荐奖这组作品记录了旅途中的一段意外之旅,在一处名为诺古黎斯的小镇,我度过了冬天最后的时光。育有三个孩子的道尔顿夫妇收留了我,但这里的餐前祷词引起了我的好奇,人们会在感谢树木,稻谷,乃至所有的动物之后用一句话作为结尾 —— “世界在巨蛇的腹中。”退休教师帕特里克和我说起小镇的往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颗陨石坠落在诺古黎斯,它有着蛇的鳞片,触摸过的孩童能远离疾病与危险,获得庇护;他笃信宇宙的起源也是如此:尘埃凝聚成蛇的形状,最终蜷缩成星球,进而孕育生命与... -
《知青病人》获2023图虫OPENSEE摄影奖最佳纪实作品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1955年~1980年,历时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据黑龙江农垦总局,从1968年-1977年,垦区共安置知青549567人,至2006年底,9207名知青仍工作生活在垦区。通过调研了解到,垦区有将近300名知青(含知青配偶和知青子女)患有精神疾病。罹患精神疾病的他们栖身在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这是全国唯一专门服务知青精神残疾人员的托养机构,2008年由黑龙江农垦总局投资三千万元在佳木斯建成,这里留存了了他们无处安放的晚年。关于创作者吴家翔,1984 年生... -
Open See Gallery是图虫2024年全新推出的摄影内容栏目,旨在借助图虫的平台资源优势以线上/线下展览的方式直接推荐国内优秀摄影创作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艺术摄影创作者们,希望向更多的人分享他们经由摄影所呈现的美、思考和情感。接下来,本栏目将陆续呈现2023图虫OPENSEE摄影奖的部分获奖作品和优秀投稿作品,同时也欢迎更多创作者们投稿,投稿方式见文末。 《无依之地》获2023图虫OPENSEE摄影奖年度大奖《无依之地》探讨了当代美国社会中被严重忽视的慢性莱姆病患者群体的生存状况。通过私密的叙述,记录了这些患者所长期承受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