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家。
曾入围北京三影堂奖和集美阿尔勒,参加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日本熊本现代美术馆的展览,被BBC和纽约时报德国之声等媒体报道过。目前展览《朱凤娟2008-2015》正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展出。
《朱凤娟2008-2015》是戴建勇2016年做的一本手工书,书中的作品由一系列朱凤娟女士的肖像构成。艺术家戴建勇以观察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记录了他的太太——朱凤娟的日常。摄影书中关于时间、情绪和关系的瞬间,向读者呈现了一名中国女性全面且细致的生活常态。
围绕着手工书,艺术家戴建勇还陆续做了《影像太极拳》、《今夜爱乌鲁木齐》、《GIRL.CN》等多本摄影书。今年,艺术家戴建勇作为图虫Open See Talks讲者,在上海IG映界影像艺术馆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影像创作故事和摄影书制作历程。
这是第 020 期「 图虫·Open See Talks 」
Open See Talks是图虫创办的国内首个摄影系列演讲节目
△ 演讲视频,点击即可播放
(下文为完整文字稿)
演讲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准备了很多摄影书与大家分享。这是去年展览做的一个摄影书,是朱凤娟的一个系列。朱凤娟是我太太,我们是2008年9月25日认识,这是那天凌晨我给她拍的第一张照片。
我拍了朱凤娟已经有十年,因为我们信奉天主教,2009年我和朱凤娟在上海徐家汇天主大教堂结了婚。我是江西婺源人,我母亲是上海人知青。
这是朱凤娟怀孕时候的症状。
朱凤娟很喜欢用面膜,每天都有不同的面膜,她经常会给我这种眼神。
这个是我经常欺负她,然后她哭的样子,也呈现在我的书里面。
这个是我15年、16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展览的时候,做了一本很大的书,这个是书的封面,我做这本书来献给朱凤娟。
朱凤娟系列之前在上海摄影中心有一个展览,有一个单独的空间,这是外墙的海报。
这是由策展人容思玉Holly Roussell 帮我一起做的一个展览,展区空间是弧形的,墙上有很多这种挂历一样的小书可以翻阅。
这是我15、16年出的书,里面记录了2008年到2015年的朱凤娟。
这是2016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展览现场,展台上有两本大的书可以翻阅。我挑选了里面的几张来和大家分享。
这张是朱凤娟和我的外婆,大概是2000年到2012年,我的外婆住在定海桥阳光敬老院,我和当时怀有身孕的朱凤娟去看外婆,这个时候外婆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症。
这是我们在教堂结婚的时候。
这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展览中书里的内容。
有一次我发生了一些事情,朱凤娟发了一个Instagram,她写道:”这张照片是我手机里面我们最后一张合影。”我出的那个事情特别严重,如果我回不来的话,这个照片有可能是我们俩最后的一张合影。
今年11月,以“不期而至”为主题的2019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也展出了这组作品。亲密的关系作为这组作品的主旨,从朱凤娟充满爱意的眼神到脸上露出的病容,从满脸通红的怒火到悲伤时刻的泪水,映射出一篇关于当代女性的亲密叙事。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朱凤娟2008-2015》展区现场图 图虫摄影师 | 戴建勇 Coca 我的另外一本书《定海桥2006-2012》也是关于家庭的,我和“51人出版计划”的策划人陈韵一起合作出版了这本书。我的外婆是上棉十七厂的员工,从2000年到2012年去世,外婆最后生活的地方也是在定海桥的敬老院,我们用外婆敬老院床头的假花作为书的封面和封底。
我所做的摄影书系列一半是关于家庭,还有一半是关于社会。我认为摄影书是我对摄影的一个出口。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本摄影书,它是《影像太极拳2011-2013》,在2014年它还获得了马丁帕尔的摄影书奖。这本书有十公斤重,也特别大,里面的作品全部都是胶片拍摄。这本书的特点除了重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它的结构,它可以两边翻,两边都有不同的影像,于是也有了更加多样的阅读形式。
很多人不理解很多年来我为什么拍那么多的照片,搞那么多的硬盘。我为什么摄影?摄影,会让我感知时间的速度。希望,我的这些影像能让你读懂。
谢谢大家!
由容思玉Holly Roussell 策展,艺术家戴建勇的作品《朱凤娟2008-2015》现正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展出,欢迎大家前去观展。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展期
2019年11月29日至2020年1月3日
展览地点
广州·连州摄影博物馆
【图虫·Open See Talks】内容版权归作者及图虫团队所有
不得擅自转载或二次修改
转载/应征讲者/品牌合作 请联系:
duyang@bytedance.com